發布時間:2017-12-06 瀏覽次數:2115
新華網2017年12月1日消息(記者 侯發)中國翻譯協會年會是中國翻譯界一年一度的盛會,年會對于團結引領翻譯界緊緊圍繞黨和事業工作大局,確立新時代翻譯工作的新方位、新任務、新目標,推動新時代翻譯事業繁榮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2017年12月1-2日“一帶一路”中的話語體系建設與語言服務發展論壇暨2017中國翻譯協會年會在中國北京成功舉辦。
記者了解到,本屆論壇和年會在中國全黨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時間節點舉辦,對于翻譯界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推動對外翻譯事業創新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中國外文局局長張福海,中國翻譯協會會長、中國翻譯研究院院長周明偉,國際翻譯家聯盟主席凱文·夸克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中國翻譯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剛毅主持大會。北京華譯翻譯董事長李曉華、中譯語通CEO于洋等行業精英以及來自中央機關、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和智庫、高等院校、大型跨國企業、翻譯出版機構、外國翻譯協會、行業組織及商會等領域70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北京華譯翻譯公司董事長李曉華與國際翻譯家聯盟主席凱文·夸克
伴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化進程的推進,人們對于世界的認知正在發生改變,科技賦能時代激發了人類更多靈感,也引發了技術的快速更迭。年會以推動翻譯及語言服務業助力話語體系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主旨,致力于構建語言服務業化、國際化、機制化、可持續化的發展模式,搭建國內外語言服務供需與政產學研交流的平臺,促進翻譯及語言服務更好地服務于話語體系和“一帶一路”建設,服務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北京華譯翻譯公司董事長李曉華與中國翻譯協會會長、中國翻譯研究院院長周明偉
其中的北京華譯翻譯公司作為美國翻譯協會(ATA,成立于1959年,是美國最大的筆譯及口譯工作者行業協會,有來自超過100個的11,000余名會員)的成員,已經與多個翻譯機構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承接各種口、筆譯業務,涉及漢、英、法、日、德、俄、韓等多個語種之間的雙向交流和資料翻譯業務,同時,北京華譯翻譯還以“新舊蒙漢語”為特色,拓寬了多語種翻譯的業務領域。北京華譯翻譯以水準和高質量的服務獲得了業界的高度認可,服務對象包含眾多的知名企業與各式大型會議,備受客戶的贊譽與信賴,受到多方的關注與好評,并吸引了各大媒體平臺的深度采訪與報道。#p#分頁標題#e#
北京華譯翻譯公司董事長李曉華與廈門翻譯協會會長韋忠和
北京華譯翻譯董事長李曉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機器翻譯代表一種趨勢,人工智能推動翻譯教育發展,翻譯技術的進步推動翻譯教育的轉向。市場對于高質量翻譯服務的需求在繼續高速增長,人類應該利用機器提供的便利,或者依靠人工和機器翻譯結合的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務。
中國外文局局長張福海
北京中國外文局局長張福海說: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局中,翻譯界要牢牢抓住機遇,發揮好翻譯聯通中外、溝通世界的重要作用,為推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之間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提供語言與服務支持,增進中國與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記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本次會議啟動了中國特色話語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黨政文獻多語信息數據庫以及中國翻譯協會語言服務行業誠信信息發布平臺,發布了中國翻譯協會團體標準《口筆譯人員基本能力要求》以及行業規范《翻譯服務購買指南 部分:筆譯》等,該平臺以語種的多樣性、內容的權威性為突出特色,能夠提供英、日、法、西、德、阿等10種語言的術語對譯查詢服務,旨在為對外傳播翻譯提供術語及相關知識的數據資源,確立主導的中國特色的話語外譯標準,將會逐步解決過去中國特色短語翻譯難、業內標準不統一的問題。(記者 侯發)